文丨亢增高 图丨源自网络2010年10月10日下午6时6分,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父亲抛下他曾历尽艰辛养育了几十年的后代孙甥们,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慈祥善良的眼睛,带着一脸的安稳,与世长辞了。
父亲留给我们的是痛彻心扉的忖量,无止无尽的忖量……父亲!您的亲人们想您呀!几多次儿曾痴呆于办公桌前,追念您已往的一语一言;几多次儿曾哭醒在睡梦之中今夜难眠,父亲啊,儿再也看不到您的容颜;几多次儿曾想把思父之苦酿成文字留作记念……然而泪水总是遮住双眼,不让儿了此夙愿。满腔的话儿对谁诉说?久久地憋在胸间……儿知道:在您的童年,由于爷爷的仁慈、乐施好善,他让兄让弟,让出了自己应得的老宅院、让出了他用辛勤劳动挣下的血汗钱、让来了兄弟之间的真情、让来了您与爷爷奶奶几多年的生活艰辛……您和奶奶随着爷爷脱离了本应当是自己的老宅——“四合小院”,又花钱买了两孔破烂不堪的土窑洞,用以遮风挡雨,一住就是很多多少年。
其时的院里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爷爷做工在外,每当夜幕降临,黑灯瞎火的院里,童年的您总是怯兮兮的偎依在奶奶的身边,走出走进,这样渡过了几多个隆冬和风雨之夜……吃的是醋糟面,喝的是近乎无米的稀饭。那样的年月,您又能穿什么?戴什么?儿不敢再去想象。艰辛的日子熬过一天又一天,您也在这可怜的生活当中徐徐长大,成了少年。您也可以帮着爷爷下地干活,孱弱的身影频现在咱家的地头田间,干了一春又一春,灰头土脸……您也能在数九寒天栉风沐雨赶着毛驴上山驮炭,瘦弱的身体还得弯着腰,顶狂风,冒严寒,随着毛驴走在那黑漆漆的山路上,过了一冬又一冬,衣薄衫单……饿了吃的是只能果腹、委曲可以维持生命的谈不上半点营养的还是在您半夜时分驮炭起身前奶奶给您做的“干粮”,渴了喝的是路边小店的冷水一碗。
如今,您的后代孙甥们的吃、喝、穿、戴在您那时的梦里可曾相见?冬去春来,日月轮换,爷爷没明没夜的苦干,您一点一滴的帮衬,奶奶举家过日省吃俭用,终于在咱家那仅有两孔破土窑洞的小院里盖起了三间正房,三间南房,三间东房。这时的您也能在农闲时走进私塾,念书、认字,睁开那双曾经渺茫的双眼。生活有了起色,爷爷准备用砖包砌咱家的土崖头,用砖铺就咱家的土小院。
然而,日寇来了,战争来了,人们的生产受到了影响,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爷爷再没有心情修崖头铺小院。房另有几间没有盖砙,院也没有用砖铺完,土崖头也顾不上再管。于是咱家院子里成就一个半拉子工程在早年……直到儿事情以后的八十年月才算小修一遍。
您十五岁那年,母亲走进了咱家,与您组成一个新的小的家庭,那年母亲才十三岁,她与您相濡以沫,相扶相伴,和您配合拉扯大我们姐弟四人(终因生活的过分艰难您和母亲不得不把三姐和小妹送于他门喂养成人),同时还帮衬着我们拉扯大一群孙(子)(外)甥。母亲陪您走过整整七十个春夏秋冬。原来,那时有了新房、新院、新家庭,您也该享受新的生活了,可谁曾想到战火竟烧到您的身边。
作为爷爷唯一活命的儿子,您也不得不走出家门,背井离乡,投入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参军接触,而且是一走六年杳无音信。母亲领着尚且幼小的姐姐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您知道那时的她们有多艰难……只管您也是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惊心动魄的炮火声中渡过的每个黑夜与白昼……儿知道:您是因时势所迫,才不得已撇下怙恃妻儿……您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想给家里带去任何消息,因为您知道自己随时都有可能遇险……您也没有条件通报消息,因为那时的您居无定所,白昼接触,晚上行军,或晚上接触,白昼隐蔽,既无宁日,更无宁心去写封家信告诉亲人您其时的那种时刻准备着的心境……那时的您能不想怙恃妻儿?您是有苦无言!您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得过伤寒,却没有好的医治条件……您曾冻得脚趾流脓,还要夜行120多里山路急行军……您曾在抗美援朝时整个冬日卧雪山头,饿了一把炒黄豆,渴了一把冷冰雪,还的提防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和敌人枪炮子弹的偷袭……您曾腿负枪伤,加之连日行军接触,又疼又累,痛不欲生,头枕自己亲自拉着的用来竣事自己生命的手榴弹时的那种情景是何等的动魄惊心……您太累了,竟然枕着这颗手榴弹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上天安放一颗“臭弹”于您的头下又留住了您的性命。一次从前沿阵地下来后,你们全班死的就剩你一人时,您一顿饭吃了一个班的一桶蒸馍外加两个您从战场上拣来的美国罐头。
您的肚子能放下?您说那是战友们(死去的)借用了您的口……您打过的子弹无数,您曾制造过千百次枪林弹雨……您头上,您脚下,您的身边飞过子弹无数,您曾无数次的穿越过枪林弹雨……在儿幼小的影象里就知道您“耳背”,儿知道,那是您在多年的枪炮声中双耳严重受到伤害的效果(您是多年的重机枪手)。您曾说过,死人就跟活人睡着一样,没什么恐怖的。儿知道,那是因为您就是几多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缘故……因为您的战友一批一批倒下,而您却一次一次的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儿知道:当您胸戴红花接受祖国人民为你们抗美援朝胜利归来的元勋们举行庆功仪式的时侯,您也露出过一个胜利者欣慰的笑容……当您作为一名抗美援朝的元勋和军事能手正待提拔重用之际,一封六年来终于“露面”的家信却让您的一生又一次发生了变化……爷爷领着母亲和姐姐从队伍把您生生的拉扯回家,不让您再次归队。队伍向导多次给您写信,“请您速回”。您最终没有委屈爷爷,放弃了原来可以享用一生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资本”。
就这样,您脱离了赴汤蹈火多年的队伍,同时也丢掉了可以让您幸福生活的优厚遇遇,又回到生您养您的农村老家,做了一辈子地隧道道的农民。尝遍了人生的苦,受尽了人间的罪……先是“大跃进”,后是“大食堂”……您是起早贪黑干苦活(学大寨),缺衣少食受冷饿。甚至渴了连口滚汤的开水也没柴烧开,一气之下您将咱家尚且好好的门扇劈为柴烧,换得一碗开水喝。
就在那样的荒唐岁月,您拉扯着一家老小苦度了几多年……厥后,您为了多挣几个钱养家,发挥您的特长去给人家烧砖窑。冬天还好,夏天难过。热死人的天气您还得光膀赤背在砖窑的火门前长时间炽烤。
用铁锹加炭,加了一车又一车;用铁扦下灶,下了一灶又一灶;用平车倒灰倒了一遭又一遭;什么是汗如雨下,什么是挥汗如雨,您用自己的身体诠释的淋漓尽致、维妙维肖;您是竭尽全力给人家烧好砖,烧了一窑接一窑。人人都知道您烧的砖好,可您受的罪又有谁曾知晓?为了家里的老小过得宽裕些,您苦着,累着,挣扎着干活,直到晚年把腿摔着……您作为爷爷奶奶的“独子”,一小我私家将他们养老送终,从无怨言,不推不靠,尽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为您的后代们做了参照。
您,努力了……儿知道:您晚年的生活虽有改变,而您却始终把一碗高粱面,二两烧酒,抽一棒旱烟看晋剧算作您最惬意的生活享受。从来也不舍得糟蹋一点点。
儿没有享受过“高官厚禄”父亲的荣耀;儿没有享受过“人给家足”人家的富足;儿实实在在享受了一个普通农民之家的贫苦却从没有失去过母爱温馨父爱如山。耿直、无私、助人为乐是您一生的品性与美德。
做您的儿子我心安、心实……您躺在炕头上,儿公务在身没有富足的时间陪同您。儿没能给您端过频频屎,儿没能给您倒过频频尿,儿没能久侍您的身边尽一尽为儿的忠孝……去年的春节,我们还能一口一口地喂您吃喂您喝,只管您已吃得很慢喝得越发难题……现在又快过年了……我们只能看着您曾躺过的炕头上空空一片。
再也听不到您的声音,看不见您那已经苍老却依然慈祥的笑脸。儿不能再给您剃头,儿不能再给您刮脸,儿再也不能给您喂饭……儿能记得您吸烟的姿势,儿能记得您喝酒的行动,儿更能记得您几多年因受苦而累得疲惫不堪的容貌……亲人们何等想让您再陪我们一起过年呀!然而:在让您有过峥嵘岁月的抗美援朝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您走了。
在您平淡生活了一辈子的农村有了较大变化的时侯,您走了。在曾经拖累了您几多年的后代孙甥们有条件孝敬您的时侯,您走了。
在后代们给您以宽房大院来享受生活的时侯,您走了。您走在金色的秋天,您走在收获的季节。您坦然撒手,您放心西游,您还央求上天给子弟“撒下”福祉以护佑……父亲啊!亲人们将永远把您纪念!……以此 寄托我们的哀思儿泣诉于您离去的第一个大年前作者:亢增高,就职于忻州市教育局中招办编辑:人文繁峙。
本文关键词:情感,真挚,的,一篇,忆父文,亚傅体育APP,追忆,父亲,文丨亢
本文来源:亚傅体育APP-www.niwowei.com